在化工产业领域,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正成为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全省化工产业指明了方向,而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已然在这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大步迈进,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
一、园区概况:实力强劲的产业高地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规划面积达31.7平方公里,雄踞南京市长江北岸,是南京化工领域的 “独苗”,唯一专注于现代化工发展的专业园区。这里堪称企业的 “聚宝盆”,中石化、德国巴斯夫、美国塞拉尼斯等20多家世界500强、全球化工50强及细分市场领先企业纷纷在此 “安家落户”,目前建成投产各类用地企业达146家 。
2024年12月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2024—2035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规划总面积34.7平方公里,分为长芦、玉带两个片区。其中,长芦片区29.3平方公里,北至化工园铁路专用线、潘姚路、长丰河路、北环路,东至东环路、黄巷南路、外环西路,南至岳子河、长江,西至沿河路、企业边界;玉带片区4.5平方公里,北至北六路、北五路,东至东四路、东三路,南至沿江1公里退让线、疏港大道、北四路,西至沿江1公里退让线、金江公路。
园区产业定位:打造高端化、链群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一流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全球知名、国内一流”的绿色化工高端产业基地以及新材料产业基地,极具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生命健康产业研发创新基地。
园区空间布局:规划重点打造“三片区”,即炼化一体及新材料产业片区、生命健康产业片区、先进制造及临港物流片区。
园区工业总产值已连续4年突破2600亿元,在2024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强榜单中强势位列全国第二,彰显出非凡的经济实力。
园区始终围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秉持 “产业发展、环保安全、智慧管控、公用设施、物流输送、管理服务” 六个一体化的先进开发思路,精心构建起了以石化、碳一为主的两大坚实产业链。
在石化产业链中,扬子石化、扬子巴斯夫等企业宛如 “带头大哥”,引领上下游企业携手共进,形成从基础原料生产到高端化工产品制造的完整链条;碳一产业链上,南京诚志作为 “链主” 企业,以创新为驱动,不断开拓延伸产业链,为园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园区以新材料、生命健康为发展方向,全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已然成为化工产业的创新高地与发展热土。
二、管理与运营经验
(一)精细发展,锻造特色产业集群
园区在产业发展上目光如炬,精准发力。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的一系列 “组合拳”,成功打造出乙烯、芳烃、醋酸三大产品链,以及环氧及衍生物、醋酸及衍生物、高端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生命科学等五大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企业占比超 85% 。以醋酸产业集群为例,园区内企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应用领域,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在全球醋酸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极大提升了产业附加值与竞争力,使园区在化工细分领域拥有了强大的话语权。
(二)项目推进,助推产业升级
园区深知重大项目对于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 “定海神针” 作用,因此全力以赴保障项目建设。2024年,总投资约100亿元的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项目盛大开工,建成后将打造国内首个从石油原料到终端产品的日化新材料产业集群,预计年产值达230亿元 ,为园区产业多元化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有总投资约256亿元的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项目也顺利启动,其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园区成立项目建设服务专班,全程跟进解决难题。如南京诚志丙烯价值链项目在建设中,遇到 “巨无霸” 设备醛异构物塔运输难题,园区主动协调,敲定运输方案,保障设备按时到位,项目仅用8个多月就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新增年产值20亿元 ,成为园区项目推进的典范。
(三)研产融合,激活创新活力
创新是园区发展的 “最强引擎”。今年以来,园区聚焦研产深度融合,成立南京江北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4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60家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 ,搭建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广阔平台。通过联盟平台,成功招引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唐勇院士格物研究院、天津大学(南京)高端材料研究院等落户,为园区创新发展注入高端智力资源。
同时,园区高标准建设新材料产业中试基地,储备中试项目数十个,并与新区相关单位共同设立3亿元规模的新材料专项子基金,投资中试基地的优质项目,加速科研成果从 “实验室” 走向 “生产线”。例如,园区企业南京中澳转化医学研究院的肿瘤治疗创新产品CA1257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美国 FDA 批准;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海伟石化合作的 “单线40万吨微界面丁辛醇” 项目,采用先进工艺突破 “卡脖子” 技术 ,众多创新成果在园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智慧园区,提升安全环保水平
安全与环保是化工园区发展的 “生命线”。在安全管理方面,园区建成智慧园区管控中心,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构建封闭化智能管控系统,实现物理意义上的全时段封闭化管理。企业车辆凭证入园,外来车辆登记入园,全过程监管,减少风险源。
同时,引入先进安防技术,如针对重大危险源装置的光谱视频气体泄漏监测系统,基于红外光谱成像技术,能实时精确监测60余种常见化工危险气体泄漏,已在国内30余家大型央企与化工园区应用,国家应急管理部也向全国化工园区推广 ,为园区安全生产装上 “智慧大脑”。
在环保工作上,园区同样不遗余力。建成智慧环保、大气预警、智慧能源等系统,聚力治理 “三废”。通过实施 “敞开式” 整治、储罐治理、恶臭专项治理等,完成40项问题治理及286条整改措施;完成10家企业废水提标改造工程、10项雨污分流配套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实现岳子河水质稳定提升至三类水标准 。还建成全省首个化工园区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 监管平台,录入94家企业50.5万项检测点位信息,有效管控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成立全国首支化工园区嗅辨队伍,推进 “无异味” 园区建设,年度VOCs减排量预计达500吨以上 ,让园区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在管理与运营上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化工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在未来,相信该园区将继续秉持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创造更多辉煌,为推动行业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