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刚投产新材料,很快就接到了海外大单。究竟是什么新材料如此抢手?企业又为何能在投产之初就“开单”呢?在这背后,当地园区又提供了怎样的关键支持?下面来看看这背后的秘密。
昨天9月14日上午,宿迁市盈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厂区内一片繁忙。一批重达21.76吨、共计136桶的叔丁基异氰酸酯正在紧张装车,即将发往上海港,最终出口至韩国。2024年,企业新建了年产2000吨叔丁基异氰酸酯项目,并于今年9月初投入生产,这标志着该公司在新材料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宿迁市盈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光权说,这车货是我厂生产出来的第一批货,而且是出口到韩国。下半年,我厂会每月都发货,今年下半年到12月份的订单,已经全部定下来了,目前定下来的合同约500吨。
据介绍,叔丁基异氰酸酯是企业重点发展项目,应用于功能材料、感光材料等领域,市场竞争力突出。目前叔丁基异氰酸酯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能达到80%,在国际上占60%以上,出口主要是四个国家:韩国、日本、巴西及印度。
除了这款“拳头产品”,企业还稳定生产四氢呋喃等药用溶剂,年产能力5000吨,常年供应普罗药业、万邦制药等国内大厂。企业“投产即出口”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的全方位支持。作为园区重点推进项目,盈科新材料从建设到投产,享受“全周期帮办”服务。
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珍江介绍,自盈科项目启动建设以来,产业园始终坚持“一线工作法”。园区主要领导每周定期深入项目现场,践行“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形象在一线树立”的“一线工作”理念。现场协调解决各类“疑难杂症”。同时,真正把办公室搬进项目里,安排专人驻厂帮办,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全力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提供从立项到投产的全周期、全流程帮办服务。
政企协同的背后,是园区成熟的产业支撑。目前,园区已形成有机新材料、医药大健康化学品两大产业发展格局。有机新材料产业链聚集23家企业,全部为规上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家,占比65.22%,形成以橡塑新材料为主导、电子信息新材料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医药化工产业链拥有14家企业,同样100%为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11家,占比78.57%,重点发展心血管类、抗病毒类等八大类药品及配套中间体,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质产业土壤。
展望未来,园区将围绕有机新材料和医药大健康化学品两大核心产业,持续发力,推动产业迈向更高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