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启动试运行,标志着园区安全管理工作迈入智能化、精准化新阶段。
新材料科技园严格依据国家《重点化工产业聚集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总体方案》部署,通过构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部署公共区域气体泄漏监测网络、升级智慧园区管控中心与数据治理体系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提升园区本质安全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实现从传统“被动应对”向智慧“主动防控”的战略转型,为全国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范例。
打造三级预警模型 建立动态风险管控机制
新材料科技园创新构建的“重大危险源—企业—园区”三级联动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犹如为园区装上了智慧感知的“神经系统”。
该系统汇聚56家重大危险源企业的373个重大危险源、15000余路传感器和4000余路重点场所监测设备,通过智能分析重大危险源固有危险系数、报警等级和持续时长等关键参数,可以动态生成红、橙、黄、蓝四级预警,并建立线上线下协同处置机制。在企业层面,园区从固有风险、运行状态、管理效能、应急能力和政府监督五个维度构建风险评估模型,为企业实时“精准画像”,形成特别管控、重点关注和一般监管三级差异化监管策略。
园区还创新试点园区级风险预警模型,融合74台可燃有毒气体探测仪、5台激光云台设备、3台气云成像设备和4套地基沉降设备的实时数据,结合公共区域作业情况和危化车辆违停报警等信息,输出低、中、高三级园区整体风险等级,实现全园区安全风险的动态感知与智能预警。
此外,园区引进的气云成像设备堪称“安防科技明珠”。这套基于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的设备能够非接触、大范围、实时精确监测烷类、苯类、烯类等60余种危险气体,犹如为园区装上了“火眼金睛”。与传统传感器相比,新设备不仅监测范围更广、响应速度更快,还能实现秒级自动报警和精准溯源,有效解决了传统监测方式漏报、误报和报警滞后等行业难题。
整合多维数据资源 构建规范化数据治理体系
某日上午,新材料科技园智慧园区管控中心大屏突然弹出一条预警信息:苏AXXXXX车辆在方水西路违停!系统同时将详细信息推送至巡查人员移动终端,包括车辆定位、承运单位、驾驶员信息及货物信息等。巡查人员迅速赶赴现场,短短10分钟内就完成了现场处置。
这些高效处置的案例生动展现了科技园“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风险预警地图”的强大效能。面对日均1500余辆的危化品运输流量,园区通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控一体化平台,实现了运输安全的智能化管理。此外,园区以数据中台为核心,系统整合六大业务模块数据,构建统一数据资源池。通过物联网管理平台、融合通信平台和数据质量服务平台,形成智能化数据功能底座,实现跨系统数据高效流通与标准化治理。
“园区有超过100家的各类危化品企业,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从源头上筑牢安全防线。”新材料科技园智慧园区管控中心副主任姜广帅介绍道。智慧园区管控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着企业分布、重大危险源分级等数据信息,以及生产线、仓库、储罐等关键区域的监控影像,一旦出现数据异常,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并报警。
姜广帅指出,园区智慧园区建设还深度融合了环保、能源等子系统。智慧环保系统实现地表水质监测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为环境保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智慧能源系统接入企业能耗数据,实现用能情况的精细化管理。在危险货物运输管控方面,园区创新构建以“人、车、路、货、企”为核心要素的智能管控平台,形成资质核验、动态监控、智能调度和应急联动四大核心能力,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型升级。
打造封闭化管理示范区 建设智慧安防新体系
作为国内首批实现封闭化管理的大型化工园区,新材料科技园于2021年率先落地应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管控一体化平台,经过四年的持续迭代升级,智能化管控成效显著。2024年,园区入选全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封闭化管理项目中的唯一示范案例。
在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的加持下,近年来,园区安全管理成效显著提升并实现质的飞跃。实现企业资质审核100%全覆盖,日均监控车辆数万辆,电子运单制度使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信息报备周期从半个月缩短至3天,并实现全流程监控和追溯。违停事件平均发现时间缩短至5分钟,巡查人员接报后平均10分钟即可到场处置,整体处置效率提升超90%。每年为近40万单危化品运输、800余万千米行驶里程提供安全保障,实现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安全零重大事故的卓越成效。
据介绍,通过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园区实现了从物理封闭到智能管控的跨越升级。改造后的智慧园区管控中心在应急状态下可立即转变为指挥中心,呈现出三大突出成效:基于全区域多维度视频监控全覆盖,为事故研判提供实时数据支撑;整合应急资源并创新引入三类事故后果模拟分析功能,提升应急指挥科学性;形成从风险预警、应急处置到事后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
目前,园区正持续深化AI算法与物联网技术融合,推动安全管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测”转变,数据应用从“单一监管”向“生态共享”升级。未来,新材料科技园将以“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为目标,持续完善系统功能,拓展车路协同、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应用,全力打造数字化管理、实时化监控、智能化预警、自动化阻隔、现代化救援“五位一体”的智能感知示范园区,以其创新实践,为全国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江北方案”,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新材料园区安全治理新范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