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拓展绿色贸易”。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这是中国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积极拓展绿色贸易,目的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更好服务全球气候治理。”在10月31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实施意见》充分体现了创新引领的鲜明特点,同时精准聚焦中国绿色贸易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了针对性举措。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地方和部门,认真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更好引导绿色贸易为贸易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为全球气候治理合作 注入更多“绿色正能量”
据介绍,《实施意见》制定了四方面针对性举措——
在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方面,提出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推动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降低外贸产品碳排放量,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等;在拓展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方面,提出发展绿氢等可持续燃料贸易,研究完善再生资源进口标准及管理措施,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绿色低碳发展等;在营造绿色贸易发展良好国际环境方面,提出推动建立更加包容、公平的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绿色议题谈判等;在建立健全绿色贸易支撑保障体系方面,提出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加快外贸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健全完善碳定价机制等。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不少国家的共识。近期中方在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提出将为填补世界“绿色缺口”作贡献,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拓展绿色贸易正是我们践行这一承诺的实际行动。简单来说,就是要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让绿色低碳发展成果惠及全球。”李成钢表示,中方将从三方面发力,通过持续提供优质实惠的“绿色产品”、推动外贸全链条“协同降碳”、营造绿色贸易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填补“绿色缺口”,为全球气候治理合作注入更多的“绿色正能量”。
近年来部分经济体在持续推进有关涉碳经贸规则。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王志华在吹风会上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各国应该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通过更广泛的全球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始终认为,相关政策应当符合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和规则,降低对贸易的负面影响,避免构成保护主义措施和绿色贸易壁垒。”
据介绍,为帮助中国外贸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规则变化,商务部正在积极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政策解读,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二是开展系统培训,提升企业适应能力;三是强化个案指导,提供针对性支持。
王志华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国际绿色贸易规则变化,在多双边场合积极建言发声,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推动构建更加包容、公平的绿色贸易环境。同时,也将不断完善对企服务,帮助企业在绿色转型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优服务 搭平台 树典型 助力中小企业提升绿色竞争力
李成钢表示,中国外贸“向绿色”发展步伐在加快,总体上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和趋势。
首先,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中国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出口表现亮眼。今年前三季度,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增速超过30%;光伏产品已经连续4年出口额超过2000亿元;电动汽车出口量去年首次突破200万辆;铁道电力机车、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出口也保持强劲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节能环保家电、再生纤维纺织服装等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
其次,绿色引领外贸产供链全面升级。近年来,中国外贸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升级迭代上,也体现在全产供链的深度变革上。在研发端,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绿色理念融入产品设计。在生产端,企业在原材料、用能、工艺等方面持续创新,不断增强产品绿色低碳属性。在物流端,外贸运输更多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和船舶,碳排放不断降低。
第三,从“卖产品”升级为“提供集成式解决方案”。当前,国际市场青睐的不仅仅是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还包括技术、服务、管理等在内的整套完整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绿色转型往往伴随着一定成本,这对广大中小企业构成较大挑战。“在推动外贸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着‘向哪转、怎么转’的现实困惑。商务部当前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帮助企业扫清这些障碍,提升他们的绿色竞争力。”王志华表示,此前,商务部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
一是“优服务”,加强外贸企业能力建设。去年以来,商务部围绕绿色低碳规则、产品碳足迹核算、绿证绿电交易等主题举办了6期绿色贸易专题培训,线上线下覆盖超过3万多家企业。还建设了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组织专家编发了《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知识手册》,用通俗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来解读绿色低碳相关政策与规则,让企业对国际市场需求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搭平台”,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今年以来,商务部聚焦绿色低碳主题,已经在境内外成功举办了10多场贸易促进活动,覆盖新能源产品、绿色家电、绿色家居、可持续燃料等多个行业,吸引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购商踊跃对接,达成意向成交额近500亿元。
三是“树典型”,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商务部面向全国遴选发布了首批31个绿色贸易最佳实践案例,这些实践经验有助于中小企业互学互鉴、取长补短。
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关注中小外贸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助力更多中小企业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