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5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组织的“2025年中国氮肥、甲醇技术大会”在安徽阜阳召开。大会中了解到,目前我国氮肥、甲醇行业先进产能占比持续提高,装备大型化、集约化进程持续推进,核心自主技术不断突破,行业已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氮肥、甲醇进产能占比不断提高,助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型煤气化替代传统工艺的趋势显著,一批采用干煤粉、水煤浆、碎煤气化等新型加压煤气化技术的合成氨、甲醇装置陆续投产。截至2024年底,以烟煤、褐煤为原料采用新型煤气化技术的合成氨产能增长明显,达4601万吨,比上年增加8.7%,占比达到60%;相关装置产量为4663.4万吨,比上年增加13.1%,占总产量63.7%。采用新型先进煤气化技术的煤单醇装置产能达7963万吨,占总产能的72.5%,比上年提高了4.6%;产量达到7468.7万吨,比上年增加10.8%,占总产量的81.3%。而传统固定床常压间歇煤气化合成氨装置不断减少,2024年产能、产量占比均在15%以下。
氮肥行业规模效应不断释放。合成氨行业规模产能已形成“倒金字塔”结构,50万吨及以上年产能为3363万吨,比上年增加269万吨,占比43.6%,增幅达8.7%。尿素行业“倒金字塔”结构更为明显,50万吨及以上年产能5943万吨,占比高达85.9%。2024年度有近300万吨尿素装置投产,规模均在50万吨以上。
此外,核心自主技术不断突破,驱动产业持续升级迭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粉煤气化半废锅装置于2023年9月在安徽昊源集团4.0MPa、2000吨级合成氨装置顺利投运,副产蒸汽50吨/小时,蒸汽产量稳定无衰减现象,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行,这是行业里程碑式的进展。山东瑞星6.5MPa、3500吨级半废锅航天粉煤气化炉也稳定运行;航天迈未公司半废锅/全废锅粉煤加压气化炉,在巴陵恒逸、连云港盛虹炼化等项目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副产蒸汽稳定不衰减;五环工程公司第三代高效合成、低能耗尿素技术,吨尿素2.5MPa蒸汽消耗(饱和)达到600千克左右的世界先进水平,比行业平均水平低30%;青岛华捷公司研发了气化黑水闪蒸汽汽轮机发电节能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顾宗勤表示,氮肥甲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存量产能节能降碳水平持续提升。现有固定床间歇煤气化装置中,近一半产能已经或计划实施“清洁型改造”或纯氧/富氧连续气化改造,半水煤气间接冷却代替直接冷却,杜绝了含酚、氰、氨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新型煤气化装置通过回收煤气化、低温甲醇洗等装置的余热余压,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
二是新建装置高效技术和装备占比持续提高。一批新上装置采用了半废锅流程的高效新型加压煤气化炉以及复叠制冷低温甲醇洗等技术,并配套建设更大型的空分、锅炉等高效公辅设施。
三是绿氨相关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东华工程公司的发明专利“一种适应动态合成绿氢的余热制冷方法”,可解决波动性蒸汽难于利用的问题。
四是部分企业通过提高绿电使用比例,强化与其他装置或产业的耦合发展,降低了产品综合能耗和碳排放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