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扬农化工”)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内农化上市公司头部企业,全球拟除虫菊酯原药核心供应商。核心品种拟除虫菊酯品种、规模名列全国农药行业第一,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中国工业大奖。子公司优嘉公司被工信部评为全国首批“绿色工厂”。
公司主营业务为农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研发坚持专利药与次新药研发双轮驱动,包括创制农药的研发、次新农药的研发以及现有产品工艺的技术改进。公司在产原药品种近70个,涵盖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四大类别。公司销售分为原药销售和品牌制剂销售,原药销售主要针对下游制剂企业,品牌制剂销售主要针对终端渠道和用户。
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2025年是扬农化工深入推进“四次创业”的爬坡之年,也是近年来面临挑战最大、困难最多的攻坚之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农化行业受地缘政治、关税冲击、市场内卷等多重因素影响持续低迷,主要产品价格持续阴跌。面对复杂形势,公司主动应变求变,奋力攻坚,依托多产快销、降本增效,从抢抓市场订单、推动辽宁优创满产满销等方面入手,上半年销量、销售额均实现逆势增长,经营业绩实现稳中有进。
2025年8月22日,扬农化工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共完成销售收入62.34亿元,同比增长9.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6亿元,同比增长5.60%,继续保持行业前列。
表 1 2025年上半年扬农化工主要会计数据(单位:元)
打造六大核心竞争力
扬农化工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推动创制品种商业化,抓好优创项目调试,调试品种全部达产达效。在原始创新上,筛选出多个具有高活性化合物,加快推进重点创制产品商业化进程;在技术革新上,完成产品调试45项,降本成效显著;在平台及团队能力建设上,农研公司获批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同时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2025年上半年,公司获专利授权41个,1项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个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公司通过多年积累和传承,打造了六大核心竞争力。
本土化科技创新能力。公司秉持“创新目标国际化、创新课题市场化、创新成果商品化”的研发思路,坚持“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战略,形成了国内领先的农药创新研发能力。公司从菊酯产品起步,依托自主创新,在多项菊酯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打破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多年垄断,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20项。菊酯产品从起初的2个增加到50多个,形成了品种齐全、技术领先的菊酯系列产品树,菊酯产品关键中间体均自成体系、配套完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公司自主创制水平居行业领先,在我国自主创制、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6个品种中,公司占居3个。
快速的工程转化能力。公司经过多年积淀,拥有一支集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全流程的技术团队,具备工程快速转化的能力,产业化质量、效率在行业内保持领先。熟练掌握多种危险工艺工程转化技术:国家重点监管涉及的精细化工的13种危险化工工艺,公司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其中11种已建成工业化装置,突破了新型反应器创新技术在高危工艺上的应用,对本质安全的管控水平处于行业领先。
围绕葫芦岛项目“早投产、早盈利”,公司上下全力抓好项目调试,一阶段项目快速推进产能爬坡,已调试产品全部达设计产能。
卓越的生产运营能力。公司在产原药涉及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约70个品种,总产能超10万吨。公司具有良好的成本控制、质量管控和自动化、信息化能力,劳动生产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智改数转”工作,以江苏优嘉为试点,通过对生产运营系统的全面集成,数字化工厂初具雏形。公司获评中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先进单位,江苏优士、江苏优嘉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江苏优嘉创成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省两化融合贯标示范3A企业。
超越合规的绿色发展能力。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三废”处理能力。废水处理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国内首次实现高浓废水直接处理;废气处理采用进口RTO焚烧炉,处理效率达99.8%以上;固废处理采用固废焚烧装置,排放水平达欧盟2000标准,率先在国内同行实现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司旗下优士公司、优嘉公司、科创公司3家原药工厂均创成工信部“绿色工厂”。优嘉公司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
全球知名的品牌影响力。公司深耕农化市场多年,强大的研产销一体化运营能力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卫生用药拥有完整的产品体系,是国内外众多下游企业的首选品牌,国内和东南亚市场占有率从不足5%提升并保持在70%左右,是全球第二大卫药供应商。公司积极融入全球农药产业链,公司稳定的供货能力、出色的成本控制、齐全的品种优势、诚信负责的经营作风,得到了国际农化跨国公司的普遍认同,目前公司与多家全球农药跨国公司保持良好合作,成为全球农化市场不可或缺的核心供应商。
担当实干的创业团队。公司拥有一支“甘于奉献、敢打硬仗”的创业团队,是一支“专业互补、门类齐全、勤勉实干、忠诚担当”的骨干队伍,公司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高度的企业忠诚度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