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水生态环境司司长蒋火华表示,生态环境部始终把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作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标志性战役之一,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入园,补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园区污水由“各家各管”转为“集中统管”,不仅降低了处理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也提高了监管效率。
蒋火华介绍,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搬迁入园。工业园区成为了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但如果管理不善,也可能变成集中污染的“重灾区”。对此,生态环境部重点开展了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推动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从“不足”到“建好”。按照“新建一批,退出一批”的攻坚思路,推动全国新增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200余座、每日处理能力提升6000万吨。针对全国1600余家依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工业废水的园区,全面开展排查评估,已推动超过六成的园区完成评估工作。此外,协同工信部门指导地方完成700余家化工园区认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下,将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设施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支持范围。
另一方面,实现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从“建好”到“用好”。强化重点攻坚,开展长江经济带和沿黄河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园区自查、地市排查、省级核查、国家抽查”四级排查工作机制,累计解决了3500余个污水管网不完善、设施运行不正常等问题,涉水信访举报问题下降81%。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COD日均进水浓度增加34个百分点,污水排放达标率近95%,有力提高了收集处理效能,推动了工业污染防治,促进了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蒋火华表示,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仍然任重道远,下一步将从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基础设施提质量,加快推进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升级改造,推动园区环境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常态长效”。二是风险防控守底线,拓展专项行动广度和深度,指导各地开展水污染整治,加强污水收集处理排放管控,持续开展工业废水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情况排查评估,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三是智慧监管增效能,强化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提升科学监管、精准监管、智慧监管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