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日本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宣布加快实施其泰国基础化工业务结构性改革的时间表,现在决定将原定于“2027年3月”之前生产缩减及退出的计划,调整为 “2026年3月”。
该计划包括停止UBE Chemicals(Asia)Public Company Limited(UCHA)的环己酮、己内酰胺和硫酸铵生产,并将尼龙 6(PA6)的2条生产线缩减至1条。
同时还包括停止UBE Fine Chemicals(Asia)Co., Ltd.(UFA)1,6-己二醇和1,5-戊二醇的生产,这两种产品都是环己酮生产的副产品。
调整后,泰国业务将专注于复合材料、聚碳酸酯二醇(PCD)的高性能涂料业务和弹性体生产。
尽管泰国的情况发生变化,宇部已确认其先前宣布的日本停产计划不会有任何改变:在2028年3月前关闭氨及其相关产品,并在2027年3月前关闭己内酰胺(剩余主要生产线)及原料环己酮、尼龙 6(PA6)的关键生产线。
宇部西班牙工厂将继续生产己内酰胺和聚酰胺,同时为欧洲市场扩大回收和生产生物基产品,如再生尼龙和生物基尼龙,因为欧洲市场需求更为强劲。一旦完成与客户和其他方面的协调,宇部西班牙工厂也将停止生产环己烷、1.6-己二醇和1.5-戊二醇,并将促进欧洲的碳中和。
宇部大调整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些产品极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盈利能力下降,温室气体(GHG)排放高,加上其他国家企业供过于求,目前的商业环境尤其是亚洲市场,复苏前景渺茫。
另一方面,也为了实现事业结构的转变。目前,公司正积极投资扩大特殊化学品事业,包括聚酰亚胺,分离膜,陶瓷,半导体气体,分离器,复合材料,C1化学品,高性能涂料,药品,酚醛树脂;同时缩小、退出或调整基础事业,包括尼龙聚合物,己内酰胺,硫酸铵,工业化学品,弹性体,聚乙烯薄膜,加工树脂。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宇部宣布收购朗盛聚氨酯、氨基甲酸乙酯业务,该收购已于今年4月完成。另外,宇部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新工厂已破土动工,预计于2026年完工,该工厂将生产10万吨/年的碳酸二甲酯(DMC)和4万吨/年的碳酸甲乙酯(EMC)。据悉,DMC和EMC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溶剂,DMC还用于半导体制造工艺。未来,该工厂还将生产聚碳酸酯二元醇 (PCD)、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PUD) 和其他产品。
此外,除了日本宇部,住友化学去年11月将其所拥有的己内酰胺生产技术(气相贝克曼重排技术)相关知识产权转让给了HighChem Co., Ltd.。日本巨头宣布,转让己内酰胺技术!
己内酰胺方面
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最大应用领域是尼龙6,可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等,应用于纺织、包装和汽车制造等行业中。
图 1 己内酰胺产业链
而与日本宇部相反的是,我国己内酰胺产能不断扩大,2024年中国己内酰胺产能694万吨左右,产量654.3万吨,表观消费量649万吨。2024年内我国新增产能115万吨,分别为湖南石化30万吨新装置,鲁西化工30万吨新装置,湖北三宁40万吨新装置和华鲁恒升装置技改扩产产能。
2025年上半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增速不足0.1%,仅有福建地区一家企业完成技改扩能;尽管己内酰胺行业产能增速放缓,但下游PA6在2024年快速扩能后继续释放新产能,2025年上半年新增产能14.5万吨,行业总产能突破至800万吨大关,而己内酰胺与PA6产能基数差扩大至70多万吨,导致需求增速反超己内酰胺供应增速,驱动己内酰胺企业生产积极性提升,行业开工率维持高位。
国外己内酰胺主要生产商包括德国巴斯夫、日本住友化学、荷兰帝斯曼、日本东丽、日本宇部等。
我国主要生产企业包括中石化、旭阳集团、福建申远新材料、平煤神马、恒申集团、华鲁恒升、兖矿能源、巨化集团、兰花科技、海力集团、鲁西化工、永荣科技等。
国内主要工厂企业及生产工艺技术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8月4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生态环境局拟对平煤神马(宁东)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尼龙全产业链45万吨/年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环评文件进行审查审批的公示。
该项目位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化工新材料产业区C区,占地面积156.1812公顷,总投资88.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0.4亿元。项目主要建设环己酮装置、己内酰胺装置、PA6聚合装置等主体工程及配套装置。项目建成后主要产品生产规模为尼龙6切片45万吨/年、氢气3.78万吨/年。
据了解,宁东尼龙全产业链项目于2024年12月28日在宁夏银川签约,项目估算总投资超百亿元,生产己内酰胺、尼龙丝等全产业链产品。平煤神马 (宁东) 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平煤神马集团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5年3月。
尼龙6方面
己内酰胺是尼龙6的核心原材料,过去我国己内酰胺大量依赖进口,制约了我国尼龙6产业的发展。随着工艺技术的逐步突破,近年来我国己内酰胺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国,推动了尼龙6产业的快速发展。
2024年,我国尼龙6切片企业的生产装置新增产能151万吨/年,产量达到610万吨,同年从国外进口尼龙6切片18万吨;当年总供给量为628万吨,国内市场销售量为541万吨,对外出口量为58万吨,总供给量多于总需求28万吨。预计2025年尼龙6切片还将新增产能超100万吨/年,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PA6生产企业40余家,集中在浙江、江苏、福建和山东等地,行业集中度总体较为分散,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恒申集团、鲁西化工、聚合顺、恒逸石化、平煤神马、永荣锦江等,产能规模均在40万吨/年以上。
从下游应用来看,以2024年为例,尼龙6切片下游产业市场需求如下图所示:锦纶长丝需求量323万吨,占比60%;工程塑料65万吨,占比12%;锦纶工业丝43万吨,占比8%;BOPA膜38万吨,占比7%;锦纶短纤35万吨,占比6%;渔网丝356万吨,占比2%;锦纶单丝12万吨,占比2%;其他18万吨(超纤、地毯丝等),占比3%。
其中尼龙6切片下游产业市场的主要需求为锦纶长丝、其次为工程塑料、再次为锦纶工业丝,这三种产业的市场总容量占尼龙6切片市场总需求的80%。
图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据相关数据预测,2024-2028年,我国尼龙6消费量将维持增长趋势,但增速放缓,预计到2028年消费量将达到610万吨,2024-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3%,新增需求点仍集中在民用丝、薄膜等领域。
同期,国内尼龙6生产能力将持续扩张,预计到2028年我国尼龙6的生产能力将达到928万吨/年,开工率下降至73%上下,市场供大于求,竞争将更加激烈,利润率将有所下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