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 17 届全球化学品法规年度论坛 CRAC China 2025 正式闭幕。
会议期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驻华代表处负责人王茜女士,以《迈向无害化学品:从全球化学品框架到化学品废物污染政府间科学政策委员会落地》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她深入剖析了《全球化学品框架》(Global Chemicals Framework, GCF)的深远意义,以及其在引领全球化学品实现健全管理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王茜女士还分享了化学品、废物与污染问题政府间科学政策专家组(ISP-CWP)的最新动态,着重强调了国际合作在构建无害化学品未来图景中的核心地位。
一、全球化学品框架:构建无害化学品未来
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化学品管理大会(ICCM5)上通过的《全球化学品框架》,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国际成果,其核心目标是建设“一个免于化学品和废物危害的地球”。该框架的制定旨在应对当前全球化学品管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王茜女士在会上指出,化学品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约 95% 的工业制成品都依赖化学品;另一方面,其潜在危害亦不容忽视。
例如,在塑料中已发现超过 3200 种具有一种或多种危险特性的化学物质。全球范围内,每 30 秒就有一名工人因工作场所接触化学品而死亡,每三名儿童中即有一人血铅水平达到危险程度。
尽管化学品行业规模已高达 5 万亿美元,且预计到 2030 年将翻倍至 10 万亿美元,其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与健康风险亟须得到有效管控。
在此背景下推出的《全球化学品框架》,取代了原先的《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SAICM),旨在为各国及利益相关方提供行动指引,系统应对化学品(包括产品和废物)全生命周期内的问题,共同迈向无毒害的未来。
二、亚太地区的特殊挑战与机遇
对亚太地区而言,《全球化学品框架》的实施至关重要。该地区不仅在化学品生产方面位居世界前列,也承受着相应的环境与健康压力。
数据显示,全球超过 31% 的有毒塑料化学品致死案例发生在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凸显出区域化学品治理的紧迫性。
在此背景下,该框架将为亚太提供一个跨领域、多利益相关方的协作模式,推动政府、行业、非政府组织与公民社会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承担责任、促进知识共享,以有效应对当前挑战。
三、战略目标与全球化学品框架基金
《全球化学品框架》设立了包括 5 个战略目标与 28 项具体目标在内的行动体系,计划于 2030 年或 2035 年前达成。目标范围涵盖法律框架与治理能力建设、全面数据信息的生成与共享、重点化学问题的识别与管控、更安全替代品与创新方案的推广,以及资源动员、伙伴协作与能力建设等执行支撑。
为推进目标落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步设立了“全球化学品框架基金”,旨在帮助符合条件的国家建立化学品与废弃物安全管理的长效能力。
首轮项目征集已于 2024 年 10 月启动,共收到来自 77 个国家的 105 份提案。目前,几内亚、塞内加尔、秘鲁、哥伦比亚等国的多个项目已获批准,内容涵盖高危害农药替代、工业化学品管理及全球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实施等重点领域。
四、ISP-CWP:科学与政策的桥梁
化学品、废物与污染问题政府间科学政策专家组(ISP-CWP)的成立,是推动全球无害化进程的重要机制保障。该专家组依据联合国环境大会第五届续会(UNEA-5.2)第 5/8 号决议设立,于 2025 年 6 月 20 日正式启动,旨在加强科学与政策衔接,推动化学品与废物的合理管理及污染防治,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
ISP-CWP 的核心职能包括开展前瞻性研究与评估、提供最新科学信息、促进信息共享与能力建设整合。目前,临时秘书处正积极筹备专家组首次全体会议,相关工作包括主席团选举、设立信托基金及议事规则审议等。
五、全球化学品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全球化学品框架以“实现一个没有化学品和废物危害的地球”为核心目标,强调对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的系统管理。
该框架的落实将推动化学品生产企业开展深刻转型。其所设立的 5 个战略目标与 28 项具体目标——尤其是“构建法律框架与治理能力”与“促进更安全的替代品和创新解决方案”两方面,将直接影响企业在研发、生产及合规等方面的成本结构。
??挑战:
研发投入增加: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研发和生产低毒、无害或更安全的化学品替代品。这不仅包括新产品的开发,也包括对现有产品配方的改进和优化。对于研发能力不足或技术储备有限的中小型企业,这将是巨大的挑战。
生产工艺升级:为减少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危害,企业可能需要升级生产设备和工艺,引入更环保、更安全的生产技术。例如,减少高危害农药的使用,推广生态农业和虫害综合管理,将迫使农药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线和生产策略。
合规成本上升:GFC 强调构建更健全的法律框架和机构能力,这意味着各国将出台更严格的化学品法规。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合规管理,包括产品注册、风险评估、信息披露、废弃物处理等。不符合新标准的产品可能面临市场准入障碍或被淘汰的风险。
供应链管理压力: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产品的安全性,还需要确保供应链上游原材料的合规性。这要求企业建立更严格的供应商评估体系,并可能需要与供应商共同推动绿色转型。
??机遇:
市场竞争优势:率先研发和生产出符合 GFC 要求、更安全环保的化学品,将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消费者和下游企业对绿色、可持续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将为创新型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品牌形象提升:积极响应 GFC 倡议,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获得资金支持:全球化学品框架基金为符合条件的国家和组织提供资金支持,这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化学品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资金来源。通过与政府或民间社会组织合作,企业有机会获得项目资助,用于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和能力建设。
拓展新市场:随着全球对无害化学品需求的增加,符合新标准的产品将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欧洲和北美市场。
六、写在最后
全球化学品框架与 ISP-CWP 的持续推进,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化学品与废物治理方面迈出关键一步。通过多方协作、资金保障与科学支撑,全球正在共同构建更加安全、可持续的化学品管理机制,朝着“无化学品与废物危害的地球”这一愿景稳步推进。
对企业而言,这一进程既是合规挑战,更是转型机遇。积极适应政策导向、加大绿色研发、推动工艺升级、致力于安全环保产品创新的企业,将在未来市场中赢得先机。因此,企业应将全球规范视为转型契机,主动融入绿色发展轨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双重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