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环烯烃共聚物(COC)装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
项目名称:中石化(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环烯烃共聚物(COC)装置项目;申报流水号:202509120254;事项名称:内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新办;实施主体: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申报日期:2025-09-12。
中石化(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环烯烃共聚物(COC)项目是其在高端聚合物领域的重要布局。
项目基本情况:该公司的环烯烃共聚物项目位于烯烃部内,建设内容包括850吨/年降冰片烯单元和1000吨/年环烯烃共聚物单元,以及配套的装卸站、包装仓库、变配电、机柜间等设施,年操作时间为8000小时,COC产能为1000吨/年。
中石化集团已取得的环烯烃共聚物相关专利包括:
一种连续聚合制备环烯烃共聚物的方法: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号为CN120383694A,申请日期为2024年01月。该专利通过蒸馏直接得到降冰片烯的甲苯溶液,该溶液为液体,在管道中更容易输送,与下一单元的乙烯共聚,实现环烯烃共聚物的连续制备,更加具有经济性。
乙烯-环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1158844.5,授权日为2024年5月7日。该专利的乙烯-环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催化剂组合物使乙烯与环烯烃进行共聚反应,其中,催化剂组合物包括茂金属化合物、助催化剂组分和酚。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并且能够提高环烯烃在共聚物中的含量,进而提升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制备极性乙烯-环烯烃共聚物的体系及其应用、极性乙烯-环烯烃共聚物及其聚合方法: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申请号为CN202210345346.X,公开(公告)号为CN116925275A。该专利涉及一种制备极性乙烯-环烯烃共聚物的体系及其应用、极性乙烯-环烯烃共聚物及其聚合方法,所述体系包括至少一种茂金属化合物、至少一种烷基铝氧烷、至少一种有机铝化合物AlR'mX3-m、乙烯和式I所示的单体,该体系用于极性乙烯共聚物时,不仅具有活性高的特点,还能够制得高分子量、高共聚单体含量的极性乙烯-环烯烃共聚物。
乙烯-环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申请号为CN202310715944.6,公开(公告)号为CN119143911A,申请日期为2023年6月。该专利的乙烯-环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催化剂组合物使乙烯与环烯烃进行共聚反应,其中,催化剂组合物包括过渡金属化合物和助催化剂组分,通过该方法具有提高共聚活性的优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