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化循环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正式宣告成立。注册资本高达2亿人民币,由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石化在循环经济产业布局上迈出了实质性的关键一步。
据悉,就在前不久,中石化在循环经济就成立过过一家新公司。9月9日,中石化(广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广东揭牌,该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由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出资组建,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环境治理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围绕新材料技术研发、废旧金属回收、污水处理、土壤污染治理、危废经营等环保产业开展业务,未来将打造“环科智拆”品牌。
废旧塑料到再生塑料是今年最火爆的话题之一。循环经济模式通过物理&化学回收技术,将环保产业逐渐变为一项高附加值的产业。中石化石科院自2024年起,将其开发的废塑料连续热解(RPCC)化学循环成套技术,应用于新疆塔河炼化万吨级生产装置项目,该项目预计今年底投产。这种技术可将废地膜(PE、PP、PVC)通过化学回收技术转化为热解油,再用于替代部分石脑油原料用于生产新的合成树脂,实现“塑料-废塑料-烯烃-树脂-塑料”的闭合循环。
在循环经济行业发力的,不只是中石化,去年10月注册资本100亿元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也在最近,以5620.2万元的价格收购了国投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所持国投 (福建福州) 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51%的股权,成功成为国投福州资源的控股股东,相对于最低转让价304万元,溢价约18.49倍。
除此之外,自去年12月23日,全国首个地市级资源循环集团莆田市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多个地方资源循环公司接连成立。
10月17日,广东省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该公司是在广东环保集团下属广业资源循环利用公司基础上更名组建而成,标志着广东省属资源循环利用平台正式组建投入运作。
9月26日,安徽省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在阜阳正式成立。安徽省资源循环有限公司由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和界首市共同设立,将依托界首资源循环利用特色产业集群,立足阜阳、辐射安徽、放眼全国,着力构建全链条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打造成为长三角标杆、国内领先的资源循环产业集团。
8月13日,中能建龙津(河北)资源循环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13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该公司由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和万隆新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7月28日,江苏中江建筑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葛正权,注册资本为20亿元。该公司由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其实控人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及江苏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国企控股公司。
7月18日,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天津泰达资源循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将突出生态环保主业及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战略方向,深度布局“大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方向。
6月左右,福建高速集团旗下福路通资源循环(福建)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成为福建省高速公路首家资源循环公司,将打造全省高速公路“回收-加工-再利用销售”资源循环全链条体系,专注于交安塑料制品,如护栏、防撞垫等产品的循环再利用。
4月底,由济钢集团全资控股的济南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在济南注册成立,注资1亿元。
4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携旗下9家专业化子公司同日宣告成立,其中5家落址天津,覆盖动力电池回收、塑料再生等领域,并在长三角、珠三角设立分支,形成“京津冀+沿海经济圈”产业网络。
4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知,明确提出要制定家电拆解补贴分配政策,组建河南省资源循环集团,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建设。
1月23日,湖北省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数据显示,该公司注册于2024年12月6日,注册资本4,800万元。该公司将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废旧黑色金属、废旧有色金属、废旧塑料、废旧纺织品五大回收利用方向,公司力争到2027年,省资源循环公司实现营收超60亿元、利润超1.3亿元。
1月17日,江西绿循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进贤县挂牌成立,这是江西省首家国资系统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各地资源循环集团的密集落地,标志着中国循环经济进入规模化的新阶段。今年的政府报告也十分明确地提出,未来要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曾经公开表示,到2030年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近10万亿元,而目前还不到一半规模,理论上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赛道这么大这么火,自然吸引了许多知名资本涌入,近期再生塑料的投资圈里也发生了一些大事件。
9月,源天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5000吨产线全面建设与10万吨产线规划布局,加速实现生物酶法再生材料的规模化量产。10月,源天生物与天津经开区签约,总投资1.5亿元的生物酶法再生PTA(精对苯二甲酸)项目正式落地天津经开区。
9月,北京塑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pre-A轮和pre-A+轮融资,总额达数千万元人民币,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万吨级生物酶法PET回收产线的建设。
8月12日,中石化早期投资的绿色循环包装企业上海乐橘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B++轮融资,该公司此前已获得了中国石化、万华化学、京博石化和高瓴创投等机构投资,本轮融资则由中国石油集团旗下昆仑资本独家投资。该公司是国内化工品共享循环包装领域的龙头企业,深耕于回收再生、循环物流、智能设备三大业务板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