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江苏常州召开的2025(第二十一届)全国碳酸酯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技术与市场交流会上,与会代表指出,当前碳酸酯行业迎来“反内卷”关键转折点,行业应围绕增量扩容与市场需求,聚焦创新,多维发力破“内卷”。
近几来,多部门明确提出治理无序竞争、优化供给结构,特别是对光伏等行业进行了集中整治,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碳酸酯供需矛盾,但行业仍面临竞争激烈、供需失衡等问题。
固态电池发展趋势是碳酸酯行业关注的重点。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材料化工处处长、化工行业高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岩指出,我国已布局硫化物、氧化物、氯化物等关键路线,半固态电池实现少量应用,其中动力电池领域对其需求更为迫切,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固态电池市场占比不会过高,且整体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量状态,因此电解液需求仍将正向增长。
上海泽秋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李璇表示,储能行业增长迅猛,将直接拉动电池材料需求,为碳酸酯行业带来增量空间。动力电池和储能整体体量庞大,为电解液及上游溶剂需求提供了坚实支撑,而电解液需求的增长将显著拉动碳酸酯溶剂的市场需求。他认为,随着供需关系持续改善,预计明年碳酸酯行业将迎来好转,产量和价格均有望出现回升。
需求增长为碳酸酯行业摆脱“内卷”提供了市场环境,破解生产能耗高、分离难等技术难题则为碳酸酯行业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我国多所高校科研团队与产业链企业携手发力,围绕碳酸酯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展开多维创新。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王荷芳团队聚焦碳酸酯衍生物非均相催化剂及绿色节能工艺,开发了高效固定床固体催化剂、非均相催化精馏等技术,解决了催化剂分离、环保、物耗及能耗问题。
据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能源化工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刘成伟介绍,针对碳酸二甲酯及下游产品生产高能耗、分离难等痛点,本实验室开发的萃取精馏工艺分离能耗较传统变压精馏工艺可降低50%~70%。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省部共建煤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忠介绍,他们开发的催化甲醇直接转化碳酸酯固定床新技术解决了产物分离和氧气安全问题,实现了甲醇单程高转化,且副产物仅有水,应用前景广阔。
全国碳酸酯产业智库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资深专家王公应建议业内要开拓新型聚碳酸酯、甲基化反应等新兴应用,替代传统剧毒原料,推动碳酸酯行业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