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30 日,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厚生劳动省(MHLW)和环境省(MOE)联合发布了关于化审法(CSCL)第四十一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有害性信息报告的最新通知,旨在进一步强化对新化学物质的风险管理。
一、通知内容
根据《化审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化学物质的制造或进口企业,一旦新获得关于其制造或进口的化学物质具有难分解性、高蓄积性、人或动植物毒性等有害性信息,必须在信息获取之日起 60 日内向三省大臣提交报告。
相对于第四十一条第一项针对于现有物质的有害性信息报告义务的规定,本次通知的重点在于化审法第四十一条的第二项,强调以下四类新化学物质有害性信息的报告义务:
少量新化学物质(SVE)
低关注高分子化合物(PLC)
低生产量新化学物质(LVE)
审查后公示前新化学物质(常规申报)
由于新化学物质在上市前已通过审批审查,因此不属于《化审法》第四十一条第一项的适用对象。
然而,新化学物质的批准前提是“不会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一旦企业获取到该类物质具有有害性的信息,就意味着其制造或进口的前提条件可能不再满足。
有鉴于此,本次通知明确指出:即使是已获批准或正处于审查阶段的新化学物质,只要发现新的有害性信息,相关企业仍须依法履行严格的报告义务。
二、责任划分
本次通知还特别强调了在委托制造或委托进口情况下的责任划分:
委托方(如海外制造商)和受委托方(如日本进口商)对于有害性信息的掌握和报告负有共同责任。
受委托制造/进口企业应与委托方充分沟通,确保有害性信息在获取后及时共享,并由受托方履行向日本政府的报告义务。
对于 2025 年 12 月 26 日前(以送达为准)应提交但尚未提交的新化学物质有害性信息,相关受托制造或进口企业可在该期限内向三省补充提交。
根据《化审法》规定,如出现应报未报或提交虚假信息的情形,企业可能面临最高二十万日元的罚款。
三、写在最后
有害性信息报告制度是日本政府对化学物质进行风险评估和后续监管的重要基础。
通过企业的主动报告,政府能够及时识别潜在风险,并据此决定是否将某一化学物质列为优先评估对象,或采取其他必要的监管措施。
提醒广大企业密切关注经济产业省等官方网站发布的最新动态,我们将持续跟进相关信息并及时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